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聽故事,看繪本;帶活動,聊心情;莫拉克,慰心靈

 
簡 馨 君
稿
99 7 11
撰稿主題名稱
台東縣政府–莫拉克風災溫泉國小六年級組災後學生心理輔導研究分析及經驗分享
聽故事,看繪本;帶活動,聊心情;莫拉克,慰心靈
    99年3月6這天與東大圖書館的老師們,一起前往台東大武鄉參與為期二天的「莫拉克風災學生心輔志公培訓」。主辦單位幫我們請來了,台大圖資系的陳書梅教授,為大家授課,透過陳教授的演講,我們清楚知道「繪本故事書」不單只是一本兒童文物,它同時還兼具「療癒」心靈的作用。
   「繪本故事書」主要是透過簡單的對話,再搭配圖畫及精心設計的色澤,使兒童達到行為改變或恢復健康心靈。培訓期間,陳教授讓我們透過實際的演練,學到如何運用繪本的「認同」、「淨化」、「領悟」等心理狀態,來幫助這些受風災的小學生,達到情緒壓力舒緩的效果。
    除此之外,東大的傅濟功館長與老師們,也多次在圖書館指導我們說故事的技巧,及如何透過團康,讓整個活動更加充實有趣,且因為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注意力較不易集中,所以館長教導我們,在說故事時,最好將該繪書置於胸前,並逐步走到每位小學生面前,讓他們透過繪畫,及我們的解說,來意會繪本其中的涵義。
    原以為一切都沒問題了,卻因為當地小學可搭配的說故事時間,和部分志工的上課時間相牴觸,因此在課業與活動無法兼顧之下,那幾個志工朋友們,只好退出我們的志工團隊;雖然他們無法陪我們走到最後,但他們那塊充滿服務的心,仍然伴隨著我們一起成長。很快的,圖書館進行了第二次的繪本說故事徵人活動,幸好第二波的徵人活動,順利的將差額補齊,就這樣,彼此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終於要展開約3個月的「聽故事,聊心情」。

    這次活動,我所服務的單位是「溫泉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原本應該是要去四次的,但因為課業因素,故有一次是請其他志工朋友支援,因此我正式前往災區小學是在99511。因為溫小的說故事活動,是安排在早自習,所以我們必須比平常還要早起,雖然剛起床還有點懶洋洋,但一想到那一雙雙期盼的小眼睛,身體的疲憊,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就這樣搭著台東縣政府為我們準備的專車,開始我們的服務旅程。
    5月11那天我們所說的故事是–「輪椅是我的腳」,之所以會選這本書的原因,是希望透過此書來告訴小朋友,應彼此互相尊重,尤其遇到身障人士,更不該嘲笑,反而應適時給予幫助,並在最後透過「信任走路」的活動,讓他們體驗盲人的世界,並請他們分享其感覺,在透過與他們分享及遊戲過程中,再度傳遞關懷身障者的重要,也間接表示若不小心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應培養其健全心態,千萬別因此而自怨自艾。
    5月25這天我們帶了2個活動,其中一個「報數」的活動,似乎對小六的他們有些難度,遊戲規則是當輪到(33的倍數時)必須拍手,結果他們對於「3的倍數」似乎不是很了解,雖然小朋友表示他們都有背過「九九乘法表」,但不曉得是否因學校位置較偏遠的關係,他們程度反應上,與都市小孩的確有很明顯的城鄉差距;就在我們即將結束時,有一名小女孩跟我們表示她要去別間上數學課,與她小聊之後,才知道溫泉國小對於學習較緩慢的小朋友,採取分班上課的方式,且小朋友也向我們表示他比較喜歡到「教的慢的班級」學數學,印象中以前學數學時(本身是台北人)從未有班上的同學被分別輔導的情形,導致跟不上的同學始終被忽略,因此看到他們學校這樣的安排,真的好為這群小朋友高興。
    我們那天所說的繪本-「開往遠方的列車」裡頭是在說有14名孤兒,由小姐帶領著,隨著火車的前進,等待著被他人所領養,故事內容有點長,說真的當初在想問題時,還頗為難的,雖然不清楚班上是否有失怙或者失恃的小朋友,但就是怕問的問題太敏感,因此我們這組在討論時,很刻意的以大人的方式,讓他們發表未來若有機會領養小孩,會領養什麼樣的小孩;來引導大人們複雜的心情,間接讓他們曉得失去父母的小孩,並非就完全被忽略了。
發問過程中,小朋友一句回答,還真耐人尋味啊:
小六生:「我將來如果要領養,只領養嬰兒就好」
我:「為什麼只領養嬰兒呢?」
小六生:「因為這樣他才不會知道我不是他親生父母。」
     的確「不知道」真的會比較幸福,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要煩憂的事情也就更多,若連小孩快樂的童年也剝奪的話,豈不是太殘忍了,就如同故事中的14位等待被領養的心情,是那樣的無奈也那樣的無助,我想故事裡的小孩,內心多麼希望來接他們的是自己的親人吧。
    6月8這天是我們這組最一次出團,在這之前我設計了一份問卷,希望透過小朋友的填答,了解我們整個活動下來,他們究竟吸收了些什麼,因為溫小說故事的活動總共是一小時,在問卷填答時間的限制下,我們那次選了一本較簡短的繪本故事-「破襪子花拉」,故事內容主要描述,一個破掉的襪子,被主人丟棄後,不斷尋找棲所的經過,從一開始被蟋蟀小姐拒絕到最後被老鼠太太接受,說明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透過這一繪本,讓小朋友學習找出自己的優點,並發揮其長處,並從中了解失敗為成功之母的意義。
    活動尾聲我們依據小朋友的喜好,帶了他們最想要的團康–「打擊魔鬼」,過程中有小朋友表示身體不適,無法參與,因此我們安排他們坐在一旁休息,雖然他們無法實際下來與其他同學玩,但看著他們因為其他同學玩樂,而露出的笑容,我知道他們內心其實已經參與了這場遊戲,很快的與小朋友做最後的道別,就在我們收拾好準備離去時,有一名小女孩要我們等她一下,正當納悶時,看著她從書包拿出了手機,原來她想與我們做最後的合影,那一刻,真的覺得好鼻酸。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逆境中長大的小孩,真的超乎我們想像的早熟,從回收的問卷中,我們知道,那些災區的小朋友真的很希望也很喜歡我們帶給他們的活動,其中也有小朋友表示因為我們的出現,讓他們星期二的早晨不再無聊了,看到他們這樣的回應,真的好欣慰,雖然他們是歷經過風災的小朋友,但我想若常有人這樣給予他們快樂,他們的童年才不至於永遠呈現灰白階段。真的很開心自己能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從起初的大武培訓、館長與老師們的教導、行前教案和團康設計到整個活動圓滿結束,大家真的都辛苦了,每個人發揮其專長,有人負責聯絡學校、有人負責架設網站、有人負責通知所有志工朋友,就這樣彼此一點一滴完成了災區小學輔導的活動。
    在此次的志工活動中,我為小朋友設計了一份簡單易懂的問卷,根據他們的填答,我們發現溫小六年級有高達88的學生對於第一次志工們所說的繪本-「希望的翅膀」仍是有其印象的,因為那一次的活動,我因課業繁忙之故,並無參與,透過同組成員表示,那本繪本主要是在描述921地震,因此當天他們說完故事後,便對小朋友做簡要的防震演習,所以問卷其中一題,我設計了防震須知問小朋友,結果令人開心的,小朋友全數都答出來了,其中以「開門窗」、「關電源」及「躲空曠處」最多人回答,證明他們的確都能從故事及演習當中學到防震概念。
    基於我們所帶的繪本-「開往遠方的列車」,因此在第三題的題目設計,我問小朋友「如果未來有機會,你會想要領養小孩嗎?」,原以為小朋友應該也會喜歡小朋友的,結果居然出乎我意料,溫小六年級有高達7成的學生表示 "不會"領養小孩,他們的理由是,「會很麻煩」、「要自己生的才養」、「太困難不值得」甚至於有小朋友直接寫出「自己的小孩都養不起了,還要在領養小孩,那可能會破產」顯示出小朋友,其實很清楚父母辛苦賺錢栽培他們,雖然他們的回答顛覆了我們對他們看法,但不可否認的,他們的確說出了社會的現實面"養不起、麻煩"正因如此,社會的某些地方,始終存在著被遺棄卻無人領養的小孩,我想這也是我們必須積極關懷的部份。
    從我們設計的題目裡,發現小朋友普遍喜歡的繪本為「希望的翅膀」及「開往遠方的列車」,喜歡「希」的小朋友們表示,故事內容能顯示出主角的悲傷,並能從中感受到溫馨。喜歡「開」的小朋友們表示,故事人物很勇敢,雖然媽媽不會來接她了,但仍堅強的尋找,最後被好心人領養,所以不再孤單了;從小朋友的回答,不難看出,他們內心深處也與我們一樣,富有正面健全的心靈特質。
    最後我們讓小朋友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繪本圖案,結果有高達76的小朋友畫的是我們最後一次所說的繪本–「破襪子花拉」,顯示出心理學所說的「近因效應」因為是最後一次的關係,所以多數小朋友畫的都是襪子,只有少數34位小朋友,有畫出其他本繪本的情結,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從前面的回答裡,知道小朋友對於我們每次的活動及故事內容,都有其印象,並能真的學以致用,看到他們都能達到「做中學」,證明我們的帶領是具有其教育意義的。這次的志工活動,不只是小朋友有所收獲,我自己本身也是從中學習,獲益匪淺,我很感謝這次的活動,除了在知識技能方面有所成長之外,這次的志工活動更是讓我堅定對教育的理念以及想法,不改初衷。
 

沒有留言: